Translate

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

接下來- 日本 中部地區

接下來

今天在上班,學著怎麼管理生產報表時,突然進來了一個概念。

我好像,似乎,都沒有真正的去瞭解過,一個公司到底是用什麼樣的「流程」在運作。

以前在中國某大型組裝廠,雖然身掛採購。但完全沒有去碰採購流程,那一年因為組織變動非常劇烈,所以也完全碰不了流程。

而後在新加坡生產HDD的碟片,這一台sputter 機器,可以是有23因子超過五水準的生產機台。最後,我努力的在鑽研最上面的那一層DLC (diamond like carbon)。所以也沒有碰到流程,所有遇到流程的問題就是被卡,別人的test plan來卡我的test plan

而來日本後的一開始,雖然歸屬於 out sourcing 部門,但一開始是屬於 discrete out sourcing 技術部門,流程並不是我這個部門最主要的。而且因為那時候的日文超爛,真的是爛到有剩,幾乎無法和其他工程師溝通。




別人只能使用日文,但我聽不懂對方的日文,別人說的日文我也聽不懂,而造成巨大的摩擦(與姬路的當地工程師)。日文的信我也看不太懂,也不知道對方是要我回信還是確認,我想那時候的課長應該是非常不爽我的。

這一次,這個地方的日文我聽的懂了,而且這裡也聽得懂我的日文。而這一次,我必需試著去學懂這個工廠的生產流程,與管理流程。

如果連個流程也無法理解,即使找到下一份工作,薪水也不太能成長,甚致還有可能拿到一個只比新人高一點的價碼。


上次的 亞馬遜(Amazon),不是起點,那只是一面鏡子,去照出自己的不足。如果只是會寫code,那對方的確沒有錄取我的理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